重走知侠路 寻梦铁道队

浏览量:204

    2018年是刘知侠烈士诞辰100周年,为弘扬刘知侠烈士的爱党爱国精神,传承和守护“红色基因”,河南卫辉市委、市政府特组织开展了“卫辉亲友团 重走知侠路”弘扬爱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老乡红色作家刘知侠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是他写出了铁道游击队这样的作品?他对人民怀着一颗怎样的初心和爱心?8月30日--9月4日,卫辉各界20多位代表在广阔的沂蒙山区开启了探寻之路。
    刘知侠,河南省卫辉市柳卫村人,著名作家。他一生中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铁道游击队》家喻户晓,影响了几代人,原本加上各种节编本、缩写本共出版了300余万册,被译成英、俄、法、德、朝、越等8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
    “他们在敌人控制的铁路线上搞机枪、撞车头、打票车,闹得天翻地覆。我走遍了他们所有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也曾到铁路两侧,微山湖边的人民群众里,去了解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怎样得到人民的支持,并在人民中间留下多么深的影响。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熟悉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英雄斗争事迹,也有责任把它写出来,献给人民。”这是刘知侠在铁道游击队出版时写在后记中的话。一路走来,站在铁道游击队33米高的纪念碑前大家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顶端持枪冲杀的铁道游击队队员提醒着团员们,坚定信念,不忘初心,艺术来源于人民,献给人民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23年相伴  27年相知
     刘知侠于1991年9月3日去世后,随后近30年来,他的爱人刘真骅女士成了一名“侠痴”,一直居住在青岛,她用8年的时间将老伴刘知侠留下的400多万字的作品编辑成250万字的《知侠文集》共五卷;完成了刘知侠未完成的作品《战地日记》;又从他们泣泪泣血共同写成的160万字的“两地书”中——选编出45万字的《黄昏雨》。还出版了知侠封笔之作《战地日记》,参与电视剧《刘知侠与芳林嫂》创作、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多版重拍、《小小飞虎队》等等播出……成为红色作家刘知侠精神的传播者。
    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团员们赶到青岛。一束鲜花,一本《百年知侠》的征文样书,一口乡音……浓浓乡情在青岛刘真骅女士的家中流淌。“我是卫辉的媳妇。”接过卫辉市政协副主席侯振云手中的鲜花,刘老师风趣地说。“没有卫辉一中,就没有刘知侠,就没有《铁道游击队》。”见到知侠先生母校卫辉一中的同志,刘真骅老师特地将1968年两人合影的大照片,以及刘知侠先生获得的“最有魅力男人”奖杯,赠送给母校,以示纪念。刘知侠从小聪明懂事,小学毕业后,家中无钱供他上中学。多亏校长李祥芝说服他父亲,并资助刘知侠让他在当时省立第十二中学(即现卫辉中学)读了两年书。
    在客厅,翻出来刘知侠先生当年的照片、各种证书,刘老师一一给团员们讲着其中的故事……23年共同生活,27年的怀念。涵盖着两位老人风风雨雨的人生。金口二路42号是刘知侠故居,在刘真骅老师的带领下,走在多少次他们曾经共同构思作品散步的路上,大家仿佛看到刘知侠拉着爱人真骅女士兴奋交谈的情景。看到两人亲手栽下的琵琶树已经长大,当年使用过的邮箱依然完好地挂在楼道口,刘老师仿佛瞬间穿越到了那段幸福的时光。
    来到刘知侠铜像前,代表们认认真真地为老前辈鞠躬致敬。真骅女士又熟练地为知侠铜像点上一根烟,大声告诉她倾尽一生相伴的知侠,“你家乡人看你来了。”并专门叫过来前来参观学习的卫辉一中学生代表姚怡帆,勉励其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信念坚定  来自人民
    革命老区莒南县马棚官庄村是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的创作地,他曾在莒南县工作战斗了7年多,绝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马棚官庄村,与老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看“知侠街一巷”,一进村,团员们都兴奋地喊了出来。作为革命老区,1944年4月,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专门在马马棚官庄村修建了抗日烈士纪念塔,刘知侠暨铁道游击队原创地纪念馆就在塔下。
    村里人听说团员们来自河南卫辉刘知侠的家乡,上上下下都非常高兴,畅叙着刘知侠在这里留下的故事。当地的红色专家陈庆合如数家珍般讲解刘知侠的事迹和《铁道游击队》的诞生情况。他说,刘知侠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为人耿直。平时服装穿的整整齐齐,腰里皮带上跨着驳壳枪,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纪念馆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实物等生动记录了刘知侠的一生。
    上世纪60年代初,刘知侠写出文艺作品《红嫂》,因而沂蒙妇女爱党拥军的形象被正式冠名为红嫂。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红嫂纪念馆,一进展厅,正对面几个大字和刘知侠的图片格外醒目:伟大的红嫂称谓,作家刘知侠。他依据沂南明德英为原型,塑造的“红嫂” 用乳汁救护子弟兵的形象,深深印在亿万人的脑海中。
    1956年,刘知侠来到莒南、沂水,探访旧地,看望房东,考察采访创作素材。以后又多次来沂蒙体验生活,并创作了多部关于沂蒙的文学作品。1960年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和中篇小说《沂蒙山的故事》等,后又汇集成了《沂蒙山故事集》。1986年完成了40万字的长篇小说《沂蒙飞虎》。1989年,刘知侠将珍藏多年的反映莒南县当年土改的17幅照片,及有关土改的两份珍贵文件,捐献给了莒南县党史部门。他和沂蒙人民水乳交融的情感是他创作的源泉。
    一个作家的生命力在于他的作品的生命力,一部作品的生命力能有多长是否能扎根人民。这是“红嫂”告诉文艺工作者的道理。大青山抗日纪念馆、沂蒙小调起源地等等,刘知侠曾经战斗过的抗大一分校,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红嫂的形象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知侠功不可没,这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诚如贺敬之为刘真骅的题字:“知侠不朽,红嫂永生。”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我难忘的一件事,是日寇投降后,他们第一次的新年会餐。他们把一桌最丰满的酒菜,摆在牺牲了的战友的牌位前边。隔着酒桌,望着牺牲了的战友的牌位,眼里就注满了泪水。也就在这次会餐的筵席上,为了悼念死者,他们有两个提议:一个是将来革命胜利后,建议领导在微山湖立个纪念碑;再一个就是希望我把他们的斗争事迹写成一本书。”这是当年刘知侠谈到铁道游击队的心声,回望几十年,他无愧于一个党的文艺工作者的称号。
    9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学者,刘知侠先生生前同事、好友,铁道游击队部队代表,游击队员后人代表等齐聚山东枣庄,隆重召开纪念刘知侠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刘知侠同志是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座艺术高峰,是‘革命历史小说’主要奠基人。他的作品和著述,已成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枣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李爱杰说。 
    枣庄作为铁道游击队的故乡,由于刘知侠同志和他的优秀作品传播而闻名全国、先后建成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纪念园,此次准备建设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计划明年七一建党节正式对外开放。确实,刘知侠有很浓重的红色情结。刘知侠与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初次相识在1943年夏天山东军区在莒南召开的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上,来自铁道游击队的甲级战斗英雄徐广田的英雄事迹深深吸引着他。随即又找到鲁南铁道大队的政委杜季伟(李正的主要原型),跟他谈被党派进敌人控制的枣庄,在炭厂当“管帐先生”的经历。
    1944年,刘知侠第一次到铁道游击队去。当时临沂、枣庄还是敌占区,在微山湖和这些英雄们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热情、爽直、机智、勇敢,经常和敌人短兵相接。刘知侠常常随他们一起战斗在微山湖畔和铁路两侧,并住在微山岛上,记了两大本材料。后来又去了二次铁道队采访,丰富素材,由此和铁道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磨一剑,才创作出了闻名中外的红色经典作品《铁道游击队》。
“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深入生活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力量。另外,其作品的民族性也启发着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刘知侠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大家感慨于其作品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央视著名主持人、表演艺术家陈铎在座谈时说,今天,我们纪念刘知侠是因为他是一位革命战士,一名老党员,红色作家,他是我们文化界的榜样。刘知侠同志离开我们远去了,他的创作态度、思想品德、作风,他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铁道游击队第二任队长刘金山之子刘宁追忆起,多年以后刘知侠和自己的父亲在苏州重逢时的情景,两位老人谈起铁道队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泪流满面时的情景。他说刘知侠了解每一个铁道队员,也了解每一个铁道故事,是刘知侠让全国人民了解了铁道队,英雄们可以含笑了。
    一年又一年,年年念知侠,知侠之心正是初心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如刘真骅女士写的这首诗一样:当年锋火驰风云,江山不负壮士心,而今岁月悄然过,天地犹存知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