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来了!中共青岛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议

浏览量:176

中共青岛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议
(2022年11月13日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部署和省委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作出如下决议。
  一、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1.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通过的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的中央纪委工作报告,阐明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意义,宣示了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
  2.深刻认识党章修正案对推进新时代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利于更好发挥党章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3.深刻认识大会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心愿。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个凝聚全党共识、反映人民期待,值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的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个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富有活力、能够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需要的中央领导集体。习近平同志继续当选为党的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盼、众望所归,充分体现了全党共同意志,充分反映了亿万人民共同心愿,必将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4.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相互联系、有机统一。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主题,深刻领会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法治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部署,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5.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矢志不渝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有令必行。要健全完善保障“两个维护”落实的制度机制,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使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6.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做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7.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联系起来领会,统筹起来推进,贯通起来落实,切实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青岛见行动”。要牢记“国之大者”,扛牢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之重任”,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三、持续兴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既要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上;聚焦到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上;聚焦到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将学习宣传贯彻持续引向深入。
  8.切实抓好学习培训。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列出专题进行研讨。举办市管领导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同步培训全市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集中一段时间分期分批轮训一遍。基层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9.集中开展宣讲活动。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做好中央及省委宣讲团宣讲活动组织工作。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市委宣讲团,发挥好党委讲师团、党校、在青高校、社科联(院)等理论工作者队伍的作用,将集中宣讲与常态性宣讲结合起来,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坚持领导带头,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和党的二十大代表要带头宣讲,开展好“书记第一讲”,市委常委到在青高校、党校、基层联系点宣讲。开展面向党外人士的宣讲工作,增进党外人士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认知认同。要着力增强宣讲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性,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10.精心组织新闻宣传。全市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精心策划、集中报道,大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社会各界对党的二十大的热烈反响和积极评价,宣传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宣传报道更接地气、更动人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要积极开展网络宣传,把网络传播平台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的重要阵地,推动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11.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社科规划课题导向作用,依托社科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新型智库等集中开展课题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有力理论支撑。组织重点理论报刊开设专刊专栏专题,刊发解读阐释文章和重要研究成果,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报道文章。针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加强正面引导,回应社会关切,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四、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政策举措、实施路径,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我市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未来5年,在综合发展实力、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效能、生态环境质量、管党治党水平等方面实现新跃升,努力创造更多走在前的现代化成果。
  12.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持续壮大24条重点产业链,超前谋划未来产业,推动15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推动“两业”加快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蓄势崛起,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突破发展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产业,深化提升“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引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落实省“十大扩需求”行动,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畅通经济循环,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步伐,规划建设好青岛都市圈,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全面提质,加快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海洋产业、航运贸易金融、海洋生态、海洋国际事务交流“五个中心”建设,当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排头兵。
  1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创新人才吸引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加快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促进在青高校“双一流”创建和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率先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中科院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创新能力,前瞻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培育更多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全链条、一体化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青岛)。深入实施“人才强青”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用人单位主体地位,完善项目驱动的人才招引机制,培育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创建“党管人才·人才向党”工作品牌。
  14.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搭建更多代表履职平台和渠道,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大力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打造“容·融·通”等协商平台,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推动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实现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良性互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扎实做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持续推进双拥模范城市创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15.坚持全面依法治市,推进法治青岛建设。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青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完善立法工作格局,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持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行服务型执法,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打造便民阳光司法机制,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权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6.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城市软实力。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推出更多文化“两创”标志性成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构建良好网络生态,让正能量有大流量,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四史”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市民文明素养、科学素养提升行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质扩面、提档升级,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扩大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文化惠民、全民阅读和公共文化、科技场馆免费开放工程,创作更多体现青岛印记的精品力作。增强文旅产业新优势,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文化消费新模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提升城市海洋文化形象,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利用,推进青岛老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艺术城市,让人文青岛享誉世界。
  17.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把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作为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持续开展九大攻坚行动,传承历史文脉,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以保护历史风貌和老建筑、老街区为重点,精心改造提升并活化利用,保留“老字号”,植入新业态,增加旅游元素,争创青岛老城5A级景区;结合邮轮旅游和服务功能,推进邮轮港区改造更新,让历史城区焕发新生。实施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深入推进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导入新产业,让城市焕发新生机。实施旧城旧村改造建设,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力争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建成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和现有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实施市政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市政道路建设“15515+N”工程,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促进市政设施增量、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承载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公路、铁路、港口、枢纽等四大领域,重点实施“10462”工程,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实施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力争到2024年年底新投入运营3条线,加快建设三期规划线路,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实施停车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一批停车设施,大幅增加泊位供给,建成“全市一个停车场”,营造安全畅通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实施公园城市建设,深入推进“12131”系统工程,优化山头公园建设,丰富城市生态绿色空间。贯通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环山绿道,完善配套设施,尽快向市民开放。实施拆违治乱,一手抓存量违建综合治理,一手抓新生违建防控,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8.增进民生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居民收入,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制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法定人群全覆盖,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健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措施体系,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构建平急结合、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体育强市建设,加强青少年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争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
  19.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青岛。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四减四增”行动,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化低碳城市建设,创建“无废城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面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统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约束底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海岛湾系统治理,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有序推进“双碳”任务落实,坚持先立后破,有序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实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培育行动,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扎实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全国自然碳汇交易中心。
  20.持续深化改革,增创高水平开放新优势。发挥青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节点作用,以更深层次改革激发新活力,以更高水平开放增创新优势。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城市管理、国资国企、民营企业、科技、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加快数字经济、共同富裕、内外贸一体化等牵引性、标志性强的集成性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发挥好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永久驻地作用,建好上合经贸学院;全面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版,创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山东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精准服务企业、自然人、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四个全生命周期”,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21.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扎实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守好安全发展“一排底线”,建设韧性城市、安全城市。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严格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提升预警预防、风险研判、危机管控、应急处置能力,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决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保障粮食、网络、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领域风险。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应急预案和防控规范,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作用,加快推进多网融合、一网治理,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强对城乡社区建设、治理、服务的整体谋划和组织协调,构建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五、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2.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工作机制,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各级党委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机制,提升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效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委监督责任,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加强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备案审查、评估清理、跟踪问效机制,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围绕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强化政治监督,健全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制度,深入落实“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用好政治监督活页和“五步五强化”工作法,深化政治巡察,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23.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市党员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根据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24.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建设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大力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实施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注重在疫情防控、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信访维稳、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磨砺干部,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加快锻造“实干家”干部队伍。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急难险重岗位锻炼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统筹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25.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严密组织体系,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深化“青诉即办”诉求解决信息化平台体系,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化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全面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党建质量,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推动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26.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督促党员干部廉洁用权、为民用权。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发现和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背后的利益交换、请托办事问题,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准确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严于律已、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精准规范运用“四种形态”,用足用好第一种形态,深化提升党内谈话工作,对顶风违纪的严肃惩治、决不姑息。
  27.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始终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牢牢把握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和方向,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结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在惩治这一手始终不松不软的同时,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机制,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纵深推进清廉建设,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擦亮“清廉之岛”城市名片。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28.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作出专题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全力抓好落实。各级组织、宣传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在党委(党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组织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宣传部门要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工作,营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要加强工作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
  29.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全面系统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落实,为广大党员做好示范。市委常委要率先垂范,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指导好分管领域和单位的学习贯彻。其他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带学促学作用,以身作则、履职尽责,作学深悟透、学以致用的表率。
  30.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强对热点敏感问题的阐释引导,全面客观、严谨稳妥,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有效回应群众关心关切,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和手段创新,防止错误思想言论和有害信息传播,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
  31.久久为功确保实效。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按照“当龙头、作表率、开新局”的要求,敢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快者赛跑、与最强者比拼,全方位提升工作水平,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
  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时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报告市委。